来源时间为:2025-11-08
李敏(化名)不是第一次去北京,但她发现,这次是从一个全新的地方出发。
10月30日,历经5年多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运,并启用机场第五跑道。至此,白云机场近期可承载的年旅客吞吐量达1.2亿人次、货邮380万吨,终端容量为1.4亿人次、货邮600万吨,较此前大幅跃升。
截至目前,粤港澳三地辖内已建有11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7个位于大湾区,2024年合计承载旅客吞吐量超2.2794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935.73万吨。
“21世纪是航空的世纪,我们在机场创造城市。”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对时效性要求不断提升,机场正凭借其超大时效半径,对全球经济要素集聚发挥关键作用。“此次T3的启用将强化广州白云机场作为世界一流枢纽机场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的全球影响力。”
“交通心脏”自2004年启用以来,白云机场已累计运送旅客超9.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2800万吨。
目前,T3航站楼第一批次已入驻东航系(东航、上航、联航)、吉祥航以及奥凯航的国内航班,预计2026年1月底还将有国航、深航、昆明航、山东航、海航、首都航、西部航、天津航、祥鹏航、乌鲁木齐航、春秋航以及原驻T1的外航等航司入驻。T3航站楼启用后,白云机场小时高峰运行架次将可达到150架次,日均航班量可达2100架次,近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380万吨,终端承载容量将可覆盖旅客1.4亿人次、货邮600万吨。
与2024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完成的7636.9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和238.19万吨货邮吞吐量相比,无疑是跨越式增长。
从7000万到1.4亿,白云机场为何定下“倍增”目标?可以看一组数据:2018年,白云机场T2航站楼启用,设计容量为年旅客量4500万人次,旨在推动白云机场可承载旅客吞吐量达到8000万人次。不过,仅一年后,白云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便突破7300万人次,迅速逼近设计总容量的八成。随着经济发展,不单是广州,整个大湾区对航空运量的需求正快速增长。刚刚过去的10月份,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76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11,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T3航站楼按照空陆换乘一体化设计,打造“空”“路”“铁”联运零距离换乘交通综合体,轨道总规模达到6台14线,可高效实现空铁联运。王国文表示,“T3实现了高铁网络和航空网络的垂直换乘,相比于此前部分机场建立的水平换乘模式,垂直换乘需要的换乘路程更短、效率更高,相对也更人性化。”换句话说,白云机场不再是孤立的航空节点,而是成为带动湾区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流动的“交通心脏”,为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协同提供了关键支撑。
集体“上新”这座新航站楼背后,一个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目前,大湾区范围内共有7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广州白云、深圳宝安以及香港机场三座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000万人次,是区域航空网络的核心枢纽。具体来看,2024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达7636.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89,创历史新高;宝安机场累计实现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成为中国内地第4个越过“6000万量级”的机场;香港机场客运量达531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超过36.3万架次,分别比2023年增加约34.3和31.6,总货运量为490万吨,按年增长14。
王国文表示,香港机场国际化程度最高,全球覆盖广,客货流量大,澳门机场航线与葡语国家联系更紧密,深圳机场则更倾向于服务高科技产业,重点布局东南亚航线,而广州白云机场定位为面向全国的世界级枢纽,其洲际航线的密度相对更高。
7座民用运输机场串联下,大湾区已实现“4小时覆盖东南亚,12小时通达全球”。不过,未来大湾区航空运力建设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王国文认为,“当前国内像北京、上海、成都等均已进入双机场城市时代,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辖内虽已建设了多个机场,但从未来经济规模与人口增长空间看,随着区域产业升级、人口聚集、经济体量持续提升,大湾区未来在客流和货运两方面的航空需求潜力仍然巨大。”大湾区也正进一步加快推进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广州新机场项目已获立项批复,前期配套工程正在建设中;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已完成飞行校验,也即将投用;再加上去年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工程开工、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正式启用,各大机场都正集体“上新”。
“十五五”规划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将如何再起飞?王国文表示,关键在于提高基础设施连接度和便利性,增强交通网络韧性,同时补齐短板。“提高基础设施连接度,实现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一方面是发展效率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韧性建设的需要。‘十五五’期间大湾区应进一步加强交通网络化建设,提高所有设施之间的连接度,通过构建多重连接通道进一步降低交通系统的脆弱性。”
到:
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