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10-31
高铁里程增32、港口跻身全球前列,绿色出行比例达76.1
2025-10-3111:40:58来源:
天津
-津云新闻讯:10月3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委专场,会上,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成效的有关情况。
王志楠说:“五年来,我们立足‘保障有力’,全力打通交通‘大动脉’,基本建成全市‘一带三轴两廊’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天津港基础设施能级实现跨越,现有5条航道、最高等级30万吨级,万吨级以上泊位较2020年增加24个、达到147个;我市高铁城际通车里程增加32、达到410公里;规划‘九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建成88、通车里程1358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国省干线通车里程2738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5,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乡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76.7,全市公路网总里程约1.5万公里。我市基本实现市域30分钟到高铁站、15分钟上高速,京津雄0.5小时、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五年来,我们立足‘世界一流’,充分发挥天津港优势和作用,大力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天津港由世界大港向世界强港迈进,持续推进以港促业兴城,有力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集装箱航线较2020年净增18条、达到148条。预计2025年,货物吞吐量约5.91亿吨,位居全国第八、全球第九,‘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3.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00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六、全球第八,年均增长6.1;铁水联运超150万标准箱,位居沿海港口前列,年均增长14。获批华北区域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预计2025年班列运量超7.5万标准箱。天津在新华·波罗的海指数航运中心城市排名中跃升至第18位,创历史最好成绩。
五年来,我们立足‘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交通开路先锋作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由‘补短板、强骨架’向‘优网络、提品质’转变,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3条高铁联周边的‘轨道上的京津冀’骨架基本成型,开通运营12座高铁车站,京津冀国省级公路接口达到49个;政策标准‘软联通’水平显著提升,京津城际全天运能提升52,新开‘定制快巴’、跨省公交、旅游班线,有效服务京津间通勤。交通政务协同由京津冀延伸至辽、晋、鲁、蒙等省,高频办理事项实现‘同事同标’。
五年来,我们立足‘人民满意’,聚焦便捷出行和高效运输,深化内涵式发展,推动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连续三年实施轨道交通、公交、出租、公路、民航、铁路、邮政等十个领域服务品质提升行动,2024年,铁路、航空、城市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分别为5669万人次、1844万人次、6.4亿人次,高速公路交通年出行量2.54亿辆次,年均增速分别为21.1、15.2、17.2、4.4,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1。大力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024年,铁路、公路、水路货物年周转量分别达到551、716、1811亿吨公里,年均增速分别达18、2.9、5.9。2024年快递业务量19.39亿件,年均增长约14.2。我市网络货运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平台企业达到134家,累计整合社会车辆667.4万部、驾驶员647.8万名。打造了高速公路王庆坨服务区等16座精品服务区,建成了15个高速司机之家。在全国率先实施大件运输周末不打烊、‘承诺即启运’快捷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来,我们立足‘改革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转型,交通运输正在加快智慧、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含新量’,入选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自动驾驶重卡实现京津跨省高速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示范。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成为行业标杆,在全市率先开展大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应用广度与深度位居全国前列。着力提升‘含绿量’,成功创建交通运输部绿色出行城市,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新能源车辆占比分别达到87.2、74,新能源重卡保有量突破5000部,在全国率先试行跨省氢能汽车运输,具备铁路专用线的工矿企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稳定在90以上。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十四五’期间天津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行业各领域安全监管水平和本质安全水平逐步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成效显著,有力支撑我市现代化社会主义大都市建设。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交通强市目标,不断完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南段、兴港高速等项目;持续提升港口设施能级,深化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京津交通便利化措施,深入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京津同城化;用好交通资源存量,久久为功提升地铁、公交等行业服务品质等,加快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包容、韧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津云新闻记者刘畅摄影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