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忙碌的港口大厅,记者来到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港口运行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邮轮游客吞吐量、港口泊位、设备状态、实时位置一目了然。“今年五一假期,蛇口邮轮母港旅客量达14.2万人次,客流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8。”港口运行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每逢周末,大小梅沙、海上田园、海上世界等海洋主题景区,盐田滨海栈道、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等滨海景区,都成为深圳新的网红“打卡”点。人们追逐着浪花,欢声笑语不断。
尊重呵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
来了,就是深圳人
前不久,深圳城市形象片《敢为人先》在2024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发布。当片中身穿机械羽翼的主人公从深圳第一高楼纵身一跃,展翅穿越云层、翱翔天际的那一刻,不少人由衷感叹“字字不提深圳,点点滴滴都是深圳”“主角是深圳,又何尝不是深圳的你我”……
深圳这座平均年龄只有32.5岁的城市,成为不少年轻人逐梦的地方。“梦都”,成为深圳青春永驻的底色。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更是一座活力之城、梦想之城——这座移民城市,常住人口中95以上都是外来移民。尊重呵护每一个普通人的“梦想”,是数千万年轻人扎根深圳的理由。“来了,就是深圳人”,每个人都是城市精神的书写者。
这种文化和力量直抵人心——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谈及在深圳创业时感慨:“短短一年,自己的梦想在深圳得以迅速落地生根、萌芽开花,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和梦想成真的成就感。”
这种底蕴和特色催人奋进——深圳盐田,海边的灯塔图书馆以海上灯塔、港口集装箱为造型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成为盐田黄金海岸不可或缺的“图书馆旅行目的地”。作为图书馆创意的参与者,生在江西、安家深圳的盐田区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杨吕乐,也是一个“新深圳人”。“灯塔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了盐田因海而兴、以海为师的阅读文化,体现了深圳人不断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杨吕乐由衷地说。
大海在鼓励进取的同时,也安抚着人们的焦虑、慰藉着失败。夜幕降临,盐港夜市的灯火燃起人们心中温暖的光。凭栏远望,深圳最璀璨的港口灯火尽收眼底。
下班后,不少年轻人来到这里拥山抱海,体验安静怡然的夜生活。“大海的磅礴与美好,会在不经意的瞬间忽然闪亮,‘梦都’的温情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来深圳打拼8年的杨鸣是这里的常客,他说,散落在夜市里点点滴滴的“人情味”,让这个城市有了家的归属感、安全感,也让这个城市有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胸襟和气度。
日复一日,大海掀起碧蓝色的波涛,犹如深圳移山填海的壮伟景象,更似蕴藏在民众中的创造伟力。他们身上承续着的时代基因,流动着的创新血液,焕发着的远大追求,是深圳最深厚最宝贵的财富,更是深圳继续前行最大的底气。(记者李慧严圣禾刘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