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主流认识是低空经济要在3000米以下,是因为传统的通航飞机,尤其是低端的通航飞机,一旦载人飞到3000米以上就需要增压,增压之后飞机可能爆炸,因此都在3000米以下飞行。但高端的通航飞机能够增压,也可以飞到3000米之上。
《21世纪》:在无人货运之外,还有哪些较为看好的低空经济赛道?
胡震东:我觉得还是要回到经济上来,要从场景倒推:场景能不能为客户带来价值,无论是降本增效还是赚钱。
目前,低空经济在G端也有很多应用,背后也有清晰的逻辑:消防无人机事关人命,城市巡检无人机的性能高过公路摄像头。
我觉得,无论是工业的、农业的、物流的,还是给城市提供服务的低空飞行器,都要看解决了哪些痛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