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4-19
近日,
4月1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
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18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蔡鑫介绍,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已率先获批建设融合港口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为一体的国家物流枢纽城市。2023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3522.35亿元,同比增长6,占GDP比重10.18,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和动力作用。
深圳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发展新赛道。2023年,全市低空经济总产值达900亿元,拥有1700多家链上企业,引进、培育了一批全球低空领域领军企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生态链。2024年3月,中国民用
2023年,深圳港国际班轮航线通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连续10年稳居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深圳国际船舶登记中心挂牌运营;LNG接卸量达1322.3万吨,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累计开通36条组合港航线,挂牌运营14个内陆港。
2023年,持续推动机场扩容升级,机场高峰小时容量标准提升至65架次,居国内双跑道机场之首;截至2024年一季度,国际及地区客运通航点达37个,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通航点达38个;深圳机场与列日、布鲁塞尔、莱比锡等机场缔结“友好机场”,同时,在中山、江门、增城建设前置仓,获全球五星机场、世界最佳进步机场。
此外,深圳不断优化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转铁”“公转水”“水水中转”,加快推进平盐铁路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跨境班列业务,2023年开行188列,发运货物1.91万标箱,货值6.5亿美元,有力拓展了深圳与欧洲、东盟的国际贸易。
五方面加快推进深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更好更快地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推进深圳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蔡鑫表示,一是要持续加强物流业创新驱动。立足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智慧物流等新的产业增长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低空经济技术产业融合创新,打造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抢抓汽车电动化、无人化、平台化产业重构战略机遇,布局创新测试示范和商业化运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运输、配送应用发展示范;推进绿色电动化试点建设,实施码头、机场内车辆新能源化计划,布局建设重卡换电网络,推动物流产业绿色转型;推动人工智能AI、5G网络、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促进智慧物流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制定《深圳市关于降低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形成20条针对性降本举措;优化现代物流领域系列资助政策,提高航空、航运、铁路、物流等领域资助额度,进一步缓解企业运营压力;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航运产业基金、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作用,提高物流行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调整物流仓储建筑面积计算标准,适当提高物流仓储设施建筑层高限制,鼓励“仓储上楼”,有效降低仓储成本。
三是不断提升航运枢纽能级。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国际整箱中转、集拼中转等业务,大力支持港口企业布局内陆港,鼓励企业新增海铁联运班线,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覆盖范围,吸引珠三角货源通过深圳港中转。2024年将新增跨境电商
四是大力发展
五是创新发展物流新兴业态。重点开展“高铁 物流”“地铁 物流”“公交 物流”“平台 物流”,推动“物流上楼”和物流各环节智能化升级改造,形成物流服务业增长新能级,力争全市物流业增加值2025年突破4000亿元,市内高标仓达到300万平方米,全市百亿级物流供应链企业突破30家。
畅通并做强国际国内两个货源市场
会上,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池卫国重点介绍了商贸领域支持物流中心建设举措。
他表示,深圳推进以贸兴城,促进货运集散能力提升。相继推出贸易型总部企业认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促进举措,印发实施《深圳市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工作措施》等系列政策,全面做多
在数字赋能,打造便捷
会上,深圳港集团有限
深圳机场还启用了国内首个航空跨境电商企业处理专区,吸引了菜鸟、云途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入驻,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