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天空的想象在不断刷新,同时也释放了巨大的市场潜能。在交通拥堵时将医疗物资精准投放至急救现场;跨越海岛或山地,让水果生鲜更快、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在恶劣天气下平稳起降,实现
从天而降美好想象已照进现实
今年是低空经济元年,在新质生产力的带动下,低空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逐渐落地生根,将诸多想象与概念照进现实。
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
目前正值葡萄上市季节,保鲜难、运输难、包装难以往曾困扰着大圩葡萄出“皖”。为解决地理因素导致的揽收困难问题,顺丰在安徽开通了首条运输特色农产品的大圩无人机航线,深入葡萄种植基地“最前端”,实现从采摘到寄递的无缝对接。顺丰安徽南翔业务部经理介绍说:“从揽收点起飞后,无人机仅需6分钟就能到达4.2公里外的网点,最快可在2小时内将葡萄送达合肥市内的消费者手中。”
除赋能传统农业外,低空物流围绕“急、难、险、贵”4个关键词展开布局,目前已被应用在医疗、标准快递、即时配送、山区物流、城市物流等行业和领域。
如今,在苏州、株洲、无锡、深圳等地,用“飞的”发快件已是寻常事。伴随着螺旋桨的嗡嗡声,无人机从天而降,平稳精准地降落在场地上。工作人员将快件放入货仓,上锁检查完毕后,拍照上传信息。无人机接到“一键起飞”指令后腾空而起,自动飞往目的地。
以往寄快件时,发往同一个地址的快件,在不同时间段寄送,其配送的时长并不相同。这是因为传统的快递收发模式会受到班次限制,中转等待时间和运输时长各不相同。为此,顺丰旗下丰翼科技上线了同城即时送和跨城急送业务,采用“点对点”直飞模式,持续加密航线航班,增加飞行架次,高频次从网点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无人机企业持续完善空中医疗运输网络,为紧急救援增效,为医疗服务提质。该网络不受地面交通拥堵影响,实现24小时随时作业,其准点率提升到分钟级,医疗检测效率提高70,进一步增强了市、县、区内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不仅是血液制品,检测样本、医疗设备、药品和AED等医疗物资都能够在血站、医院、检验中心、诊所之间及时调配,满足了应急条件和特殊需求下物资运输的“急需、急供、急运”要求。此外,在海岛、山地等救援人员难以迅速抵达的地方,无人机企业也提供了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
数字为本实现安全与发展良性循环
通过创新使用场景,无人机物流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拓展:外卖不再局限于半径为5公里的范围,可以将商圈扩大到100公里的覆盖半径;无人机中心枢纽增强集成快递分拨、餐饮外卖等商业功能,通过物流无人机覆盖城市中的每一个社区网格……从郊区到城市、从特需到日常、从公共服务到商业化运营,无人机物流以科技为驱动,推动行业安全、效率和发展齐头并进。
低空环境复杂多变,既有有形的障碍物,也有无形的电磁干扰,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为适应多场景运行需求,无人机的通信系统和导航定位系统需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通信系统是连接低空物流无人机集群与地面运营调度系统的桥梁,可实现空中和地面信息的实时可靠交互。大家所熟悉的通信运营商服务主要面向地面,超过一定高度后(通常是120米)就无法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了。为解决这一问题,丰翼科技自主研发了一套窄带蜂窝通信系统,实现对300米以下低空、涉山、涉水航线的信号覆盖;基于地面架设的通信基站,丰翼科技还推出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质量监测、电磁干扰监测以及微气象预报服务,为物流无人机集群作业提供信息情报服务。
随着低空物流航线网络密度不断攀升,必须依靠先进的通信、计算、感知等技术,夯实安全基石。在实践中,运用GNSS、IMU(惯性测量单元)、磁力计、视觉、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无人机能够实现低延时、高精度、高连续性的导航。针对城市低
在位于深圳南山的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建立适应未来密集航线和复杂业态需求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保障低空安全融合飞行,试验区利用多种感知设备,对区域内飞行活动进行实时感知;基于空域态势感知数据、运营企业实时飞行数据、智能化起降设施运行等多维数据,通过大数据融合计算,为空域规划、容量管控、飞行安全提供支撑;同时采用真实、高精度、三维立体城市CIM(公共信息模型)底座,涵盖城市建筑、交通路网、城市规划等影响低空飞行的城市要素,建立低空管理服务系统。其“数字底座”的搭建,为低空物流“高飞”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乘风而起加快融入
无人机覆盖能力强、到达范围广,能够深入传统运输模式“送不到”“送不好”的场景,打通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因此其正在优化和重构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无人机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规模将以每年20的速度扩大。面对广阔的市场“蓝海”,低空物流应该如何实现健康发展?2022年
为推动建成无人运输网络,规范性标准陆续出台,广东、安徽、湖北等省的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陆续落地,无人机物流商业化步伐加快,低空物流也逐渐融入了智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今年6月28日,全国首条“干—支—末”跨省低空物流航线成功开通。其首飞采用“通航 无人机”模式,开辟通航低空目视航线并构建无人机商业化物流配送网络,进而打通了通用
今年7月,深圳机场进行了高低空融合试验飞行。在民航航班落地后,将旅客的急件行李送至机场的无人机起降点,由无人机运载急件行李,进行52公里的跨海跨城运输,仅耗时25分钟便将急件行李交付到收货人手中,实现了低空物流与民航航班的无缝衔接。以“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 支线大型无人机 末端小型无人机”为基础的三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