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4-21
“大家下午好。”4月17日,当来自成都的川航3U3811航班抵达奥克兰
这是成都直飞奥克兰航线复航的首个航班。暌违4年后,中国中西部地区和大洋洲新西兰再次架起直连的“空中金桥”。
恢复国际航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月4日,2024年全国
成都
开放的通道
航司运力投入超过2019年
喜庆的庆祝仪式、民航最高礼仪的飞机“过水门”……无不展现出新西兰对成都直飞奥克兰航线复航的热情。梅瑞琪用“里程碑”来形容复航,她说:“这为四川和新西兰的商务、学生、旅游等往来,提供了极大便利。”
渴盼背后,是国际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的迫切。成都海关数据显示,前2月,四川对新西兰货物贸易进出口值3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中,成都对新西兰货物贸易进出口值2.4亿元,同比增长41.3%。
开放的四川,需要更多国际通道的搭建;“空中丝路”的加速编织,更有力地支撑着四川对外开放。
成都直飞奥克兰航线复航后,成都直飞大洋洲航线恢复至3条,班次每周11班。“一季度,成都直飞欧洲、非洲、大洋洲的航线旅客量和架次,均已恢复至2019年前水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说。
还记得2023年1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很多人估计民航市场会迅速恢复。一年多后,国内市场热火朝天,国际市场却显冷清。国际市场恢复为何这么难?业内人士介绍,开通一条航线,需机场给到时刻资源,在重要的枢纽机场,寸时寸金。对国际航线来说,不仅需国内机场的时刻,还需国外机场的时刻,加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航线恢复难度就更大。
成都航空枢纽聚焦打造中国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和
不仅数量多,“含金量”也高。客运航线中,成都往返洛杉矶、法兰克福、亚的斯亚贝巴、墨尔本、伊斯坦布尔、开罗、奥克兰等地是目前中西部地区独飞航线。
据统计,一季度,成都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量、旅客量均已达2019年的80左右,恢复速度位于全国前列;国际地区旅客量排名全国机场第4位,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直接接触旅客的
开放的热度
“经成都转”效应凸显
“从成都飞”到“从成都转”,成都航空枢纽的枢纽属性愈发凸显。
搭乘成都直飞奥克兰复航首个航班的旅客,有一些是自境外或外地经成都中转的旅客。“3月初,这条航线确定复航并进入电脑销售系统正式发售后,第二天就有3名客人订了从加德满都经成都到奥克兰的机票。”四川航空商委总经理吴德昀介绍。
奥克兰是连接南太平洋的交通枢纽,瞄准这一市场,川航正积极开展和新西兰、拉美航空
成都地处欧洲—澳洲、南亚、东南亚—北美的国际航路交叉点上,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中转地理条件。天府国际机场精心布局复合型国际中转枢纽网络,按照东西互济、南北互转规划设计,引导航司加强枢纽网络构建,优化航班中转衔接,为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际输送客流、提高效率。
以川航为例。川航航班在天府国际机场约占19,可以较方便地构建起中转衔接网络,搭乘川航航班从天府国际机场出境,2小时至10小时内的中转衔接航班达到4725个/周。川航从成都始发的11条洲际航线(亚洲以外的航线)和远程航线(飞行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中,已有8条每周在4班以上,其中7条每周5班。
通达的航线、高频的班次,让川航以成都为中转点,形成欧洲转澳洲、美洲欧洲转东南亚、澳洲转东北亚、东南亚转东北亚的“国际转国际中转通道”。由川航执飞的莫斯科、圣彼得堡航线,在成都的中转率近70。
“织网”的同时,中转便利之举不断推陈出新。
今年3月,国航在天府国际机场开通首个国际通程服务,103名乘坐国航CA432航班自法兰克福起飞经天府国际机场中转至其他国际/地区航班的旅客,首次采用“国际通程航班”监管模式中转。他们在始发站一次性办理乘机、
数据显示,一季度天府国际机场中转航线组合达17915对,同比提升50.3;环比去年四季度,国际中转旅客量增加33.3。目前,莫斯科、圣彼得堡、罗马、伊斯坦布尔等洲际航线在成都的中转率超55,天府国际机场国际中转枢纽效应日益显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