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02-24
2月22日下午,广州市商务局联合广州海关在广州国际空港中心举行广州
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
在平台建设前,企业办理通关、物流业务流程繁琐,各主体间信息无法完全互通或共享,导致通关耗时长、通关物流成本高。平台上线后打通了机场口岸监管部门和货代、货站等
上线仪式结束后,广州海关隶属白云机场海关、广州电子口岸管理有限
广州电子口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冰丽表示,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后,将大幅提升白云机场的通关、物流作业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巩固和提升白云机场在国内、
南航物流股份白云
广东省机场集团物流有限公司物资保障部副经理彭璇表示,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丰富,物流公司通过对接实现了舱单、卡口、车辆预约入园等功能,提升了货站的操作效率。以联程转运货物为例,过去一票货需要客户拿着纸质单据到货站与海关来回3趟,耗时1小时,现在一票货只需要来货站直接办理,无需排队等待,效率大大提升。
广州欧华
广州华贸
参考材料:
一、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2021年8月,广州市被国家口岸办列为首批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工作的城市。市商务局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商务厅、民航广东监管局等单位的支持下,联合广州海关,统筹广州空港委、
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联通机场口岸监管部门和货代、货站等
按照试点建设任务目标,目前平台已经实现与机场的白云物流货站、1号货站、空邮中心、南区货站4个货站及口岸监管部门的系统对接,并完成4大功能板块建设:一是
平台从2022年12月测试运行以来,累计注册企业89家,为5.2万家航空跨境物流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完成报关单超过22万票、舱单申报超过24万票、发送车辆进出区登记近31万条,平台测试运行的反馈效果非常好!
平台试点建设工作也打造出了许多亮点:一是整合建立了“一站式”平台,服务功能覆盖进出港通关物流作业全流程。二是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与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单一窗口标准版身份认证服务的集成,实现了空运口岸所有相关市场主体和自然人的统一身份认证,保证不同市场主体间的业务、行为真实可信。三是建设通关物流全流程状态查询和订阅服务,实现了通关物流全流程可视化,企业可随时随地掌握通关物流实时状态,提高通关物流效率。四是查验业务协同实现了不同市场主体和海关之间作业信息的联动和业务协同,减少企业现场排队时间,提高查验货物通关物流作业效率。五是平台实现与货站、货代信息共享、作业联动,实现了进出口联程中转货物作业无纸化和快速验放。六是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实现了通关物流各环节的耗时可视化,口岸、联检部门等单位可清晰掌握通关耗时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压缩通关时间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进一步完善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建设,对标国际先进,立足大湾区辐射全国。不仅能在白云机场应用,也能推广到省内其他地市的机场或者国内其他机场应用。同时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要深入贯彻落实省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紧扣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在我市优化机场口岸营商环境,提升广州空港跨境贸易便利化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白云机场的
二、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广情况(2023年1月)
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简称:广州“单一窗口”)建设工作是广州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口岸管理部门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贸易监管方式、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内容,对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广州“单一窗口”建设情况。
广州“单一窗口”建设按照“广州特色、全省标准、全国领先”的思路,围绕“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三个基本要素,依托广州电子口岸,采用实体平台模式开展“单一窗口”建设。截至2022年底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同步对接国家标准版应用19大类781项服务,上线地方特色模块26大类712项服务,累计注册企业7.12万家,累计申报单量达17.15亿单。从2014年底项目启动,广州一直是单一窗口试点的“排头兵”,走在全国前列,广州建设的功能多次受到中央及广东省的肯定和认可。
(二)广州“单一窗口”为大通关改革、跨境贸易便利化发挥的主要作用。
整合了系统。广州“单一窗口”建设了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一站式”的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申报人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相关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相关部门通过“单一窗口”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处理状态(结果)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给申报人。
优化了流程。广州“单一窗口”的进口岸申请功能在广州“单一窗口”上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