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
国有三大航司经营效益显著改善
尽管、、三大国有航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相较于去年同期均实现减亏。
“2024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带动航空市场需求整体向好,
南方航空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6亿元至15.8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8.75亿元。
南方航空同样表示,公司抢抓市场复苏机会,全力提质增效、加强精益成本管控,经营效益进而实现了同比大幅减亏。不过该公司也提示,当前民航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市场供过于求,国际市场恢复面临挑战,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叠加油价保持高位波动,公司经营压力依然巨大。
在业绩预告中,中国东航披露,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4亿元至-29亿元,同比减亏约33亿元至38亿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亿元至-32亿元,同比减亏约35亿元至40亿元。
谈及上半年运营表现,中国东航介绍,公司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54.31、30.41,客座率同比提高9.44个百分点。公司把握市场恢复机遇,积极打造“
民营航司盈利“领跑”行业
作为民营上市航司代表,、上半年赚钱能力更为亮眼,两家航司均发布了“预增”公告。
经初步测算,春秋航空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9亿元至13.4亿元,与上年同期净利润8.4亿元相比,将增加4.5亿元至5.0亿元,同比增加54至60;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8亿元到13.3亿元,同比增加68到75。
谈及业绩增长,春秋航空表示,国内市场方面,受益于航线结构和旅客结构改善等因素,公司国内航线上半年表现较好,运力投放同比增长13.3,客座率达到91.7,较去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其中,节假日期间旺盛的因私需求成为出行旺季盈利增长的最大保障,春节及五一黄金周、清明及端午小长假,公司均实现运力投放和旅客运输量历史同期新高;同时,商务航线和商务客源的增加也帮助公司在淡季及平季实现更好的收益稳定性。
国际市场方面,受益于目的地国家汇率变化、签证便利度提升等,上半年观光、休闲、度假等传统客群出境游热情显著恢复,需求释放节奏整体快于供给恢复,尤其在出行旺季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顺应市场需求,春秋航空上半年国际航线运力投放同比增长89.4,客座率达到89.7,较去年同期上升9.6个百分点。
作为国内专门从事支线客
暑运“供需两旺”值得期待
除了上述航司,、、厦门空港均为业绩预增,亦预计实现扭亏。
依托于不断完善的客运航线网络、持续丰富和完善的商业格局和商业业态等,上海机场上半年航空性和非航空性经营业务持续向好。业绩预告中,公司预计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加435.87至556.63;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01亿元至8.61亿元,同比增加550.34至698.77。
7月15日,上海机场公告称,刚刚过去的6月,浦东国际机场飞机起降量42409架次,同比增长15.55;旅客吞吐量627.11万人次,同比增长31.58;货邮吞吐量31.55万吨,同比增长14.02。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388.49万人次,同比增长6.02;货邮吞吐量3.39万吨,同比增长5.06。
预计“扭亏为盈”的
2024年“暑运模式”已开启,民航客运量持续上扬。来自航班管家测算,2024年暑运期间民航预估旅客运输量达1.35亿人次,预计同比增长7,比2019年同期增长12.2。
随着我国对多个国家实施单方面免签及过境免签政策持续发力,外国游客入境游成热潮。而“暑运”大幕开启,出境游同样需求旺盛,国际航运需求加速释放。如白云机场此前表示,7月起新开或加密总计超10条国际客运航线;上海机场则新开了五个国际客运航班航点,并恢复了五个国际客运航班航点。同时,自7月1日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运营的国际、港澳台航班截载时间分别缩短至起飞前60分钟以内和起飞前45分钟以内。
表示,今年航空有望延续去年“淡季更淡、旺季更旺”的消费态势,暑运旺季仍然值得期待。今年我国民航供需缺口将持续缩小,航司
认为,站在当下,中国航空业仍有长逻辑。需求长期空间巨大,待供需恢复,盈利中枢上升仍将可期。未来随着国际增班与需求增长,将继续推动供需恢复。2024年暑运启动,预售趋势良好,料暑运客流将创历史新高。综合来看,7月下旬或迎来暑运高峰,有望持续至8月中旬。价格方面,预计暑运票价同比表现将渐入佳境。暑运供需恢复良好,票价市场化效应有望充分体现,或将再次验证盈利中枢上升逻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