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三期扩建工程中最受瞩目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同步启用,标志着白云
根据规划,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总投资537.7亿元,预计年内全面建成,届时白云机场年终端旅客吞吐能力将达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600万吨,跻身全球前列。这不只是一座机场的升级,更是区域经济发展效能的倍增。
“升级后的白云机场,其价值不仅在于庞大的体量,更在于它作为催化剂和连接器,通过推动‘枢纽 经济’、‘枢纽 产业’、‘枢纽 数字’的深度融合,最终将助力广东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扮演更为核心的角色。”中国(
临空经济是最直观的观察窗口。效率和运力的提升,带动
随着T3航站楼启用,从一些微观的市场脉动中可以感知,广州临空经济正试图借助这“泼天流量”,聚势腾飞。
“要保养的飞机越来越多了”
从T1航站楼驶向T3航站楼,沿途中国航油、中铁隧道局、国航、广汽等企业logo映入眼帘,飞机维修
在近日举办的一场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是航空维修领域巨头,在大型民航客机维修及工程,如飞行器维修、零部件制造、工程服务及支持、人员培训等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地理上,公司紧挨着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机场校区,后者培养出许多广东地区飞机维修企业的一线维修人员。
作为高度复杂的技术工种,飞机维修的活儿变得越来越“高级”。通讯设备、飞机材料等不断迭代,维修技术和方法也在更新。比如,以前修发动机只是简单的部件拆装,现在要用软件去做分析。一些新机型的机身材料从铝合金材料提升为复合材料,要用新的设备来探测检查。董红卫从业近40年了,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这种迭代,飞机维修始终是朝阳行业。
这些年,白云机场在接续建设中不断扩容。从2004年跨入“双跑道时代”,到2018年T2航站楼投运,再到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的启用,2024年白云机场跻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机场,货邮量位居全球第九;通航点达240余个,超160条国际(地区)航线通达。
今年以来,白云机场协同
作为临空经济最直接指向的产业,飞机维修、研发制造等航空指向型的先进制造业将逐步壮大。据悉,目前机场周边航空指向型产业主要是航空维修,上游附加值较高的航空研发制造产业尚未布局。
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空港委”)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吸引机场和南航产业链相关企业就地生产,加快推动飞机维修制造企业落地,进一步强化航空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更智慧的货站与物流集群
T3航站楼的另一大看点在其“智慧”,货站的“智慧”也同样亮眼。
据介绍,白云机场T3航站楼投运后,东、西两区3个数智化货站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年处理能力超120万吨。在这里,智能调度中枢有效提升复杂作业场景协同效率,国际3号货站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无人牵引车、无人叉车穿梭作业,让物流更高效、更便捷。
目前,机场周边已集聚了、顺丰、、圆通等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依托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等国家级平台,跨境电商业务蓬勃发展,超千家跨境电商企业在此扎根,实现“本土货,运全球”。
其中,如从
与此同时,强大的航空物流能力是高端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的“生命线”。更加智慧的航站楼和货站,将吸引更多“金凤凰”飞来,进一步提升广东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王国文分析称:“过去,机场更多是货物的‘通道’,即来即走。T3将与白云机场现有的
T3通过空侧、陆侧流程的优化,大幅缩短了货物的地面停留时间。结合广东省发达的制造业和跨境电商需求,为“今日达”、“次日达”等高时效物流产品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得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更快、计划性更强。
企业选址时,往往会优先考虑能让其产品和服务最快触达全球市场的枢纽。王国文认为,广东正在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产业,T3的升级,确保其关键零部件和产成品能够快速通达全球,同时又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产业聚集,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跃迁。
他也建议,机场应强化韧性,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在依托航线众多的客机腹舱覆盖全球的同时,大力开拓和稳定全货机航线,尤其是在全球局势动荡时,全货机是保障供应链不断链的生命线。
新业态浮现
以白云机场为核心辐射,规划面积为116平方公里的广州空港经济区,现今已吸引一批临空产业加速聚集,形成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两个百亿级集群,以及时尚消费品、航空维修、与新型三个十亿级集群。
瞄准“4 4”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广州空港经济区正在加快构建重点发展与航空航天、时尚消费品、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以及物流与供应链、会展、现代商贸、旅游休闲四大现代服务业。
据上述空港委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计划在机场南侧重点打造国际商务合作片区、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片区,在机场北侧重点打造物流与供应链片区、航空产业片区,配套出台航空制造维修、
而当产业与数字化结合,与不同产业碰撞,新的业态与细分赛道正在浮现。“在数字化时代,时效性与数字化的结合,成为机场创造产业集群的新形态。”王国文说。
以冷链与医药物流为例,依托机场的快速通关和温控设施,发展针对药品、疫苗、高端食品的冷链物流,以及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仓库,已成为生命科学产业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再如,
王国文认为,以白云机场为代表的超级航空枢纽,也将从“基础设施提供商”向“供应链组织者和赋能者”转型,需要深入嵌入高端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与头部制造企业(如汽车、电子、医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为其量身定制“厂门到客户”的航空物流解决方案,甚至参与其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实现制造端与航运端的无缝对接。
敏锐的企业已经开始寻觅机遇。“我们打算在临空经济区加快布局,打造专业团队,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和投融资实力投入到相关板块。”一名建筑企业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记者说。
一家位于白云机场周边的数字科技企业也向记者谈到:“我们正在针对物流做相关方案和技术的研究,与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