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刚
铁路部门近日试点高铁
市场再度扩容
4月8日起,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隔离运输、人宠分开、专人看护的高铁宠物
4月14日,广州白云
记者了解到,航空业早已推出“人宠同舱”以满足消费需求。早在2022年,海南航空在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9月20日起,主人可携带宠物一起进入客舱,全程陪伴宠物度过整个飞行旅程。”从去年开始,多家
除了飞机、高铁外,一些城市的巴士也推出了宠物友好型服务。2024年1月,广州公交集团推出3条宠物猫乘坐巴士的服务专线;4月,
适应消费需求
各类经营主体加速布局
根据《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调查数据,近年来,国内城市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数量不断增加。2024年,全国城镇地区宠物猫和宠物狗的数量分别达到7153万只和5258万只。与此同时,携带宠物出行的需求比例也在升高。2024年,18.7的宠物主在宠物出行上有消费,28.3的宠物主在携带宠物出行这件事上遇到困难。其中,80后对携带宠物出行的困扰比例最高。
长期以来,宠物与公共交通的兼容性始终是市场痛点。过去,铁路及航空仅允许宠物以行李形式托运于货仓,流程烦琐。在不少人看来,将宠物托运纳入客运服务体系,本质是对“宠物作为家庭成员”这一社会共识的温暖回应。北京市民高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因为宠物不能被带上高铁,出行前如何安置成了不小的问题,高铁托运服务为养宠人士进一步扫清了出行路上的障碍,期待更多线路推出这样的服务。
北京农学院动物医院副院长赵恩满向记者介绍,高铁托运具有较为明显的时效优势,高铁作业周期相对较短,能有效缩短宠物在转运过程中的滞留时间,减轻它们的不适感。
针对航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当养宠人群能够依托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实现跨城际的无障碍移动时,不仅激活了携宠出行这一新型文旅消费场景,当包括“毛孩子”也能上高铁在内的宠物友好型社会氛围不断形成,也会反向刺激整体宠物消费市场的增长。
尚有完善空间
在宠物托运纳入客运服务体系广受好评的同时,网上也有声音认为,并非所有人都是宠物爱好者,宠物进入公共空间的边界在哪儿、规则如何建立亟待理清。
例如,此次高铁托运,有网友表示密闭车厢内宠物毛发可能引发过敏、吠叫干扰其他乘客。此外,装了宠物的运输箱还要再放进快运柜里,不少网友担忧长时间密闭空间可能导致宠物出现应激反应,甚至引发幽闭症。记者了解到,部分航司此前宣布开启宠物进客舱服务也引发诸多争议,特别是人宠同舱,部分网友担心宠物携带病菌传播,即便有检疫证明仍难消除顾虑。还有对噪音、宠物应激攻击等情况的忧虑。
记者了解到,当前航空公司对宠物进客舱的要求比较多。比如,在航班起飞前,旅客应避免向宠物喂食过多食物及水;宠物在机场及客舱时,要对宠物进行约束、佩戴嘴套、穿戴尿不湿等,若擅自拿出宠物箱造成相关后果需旅客自行负责。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宠物托运既要推动服务创新惠及特定群体,又需确保公共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站在照顾过敏体质旅客和知情权的角度,相关经营者特别是航司可在售票时作出“此航班有宠物”提示,或者划分宠物专机和无宠航班。对于宠物敏感的旅客,应该及时为旅客调整更合适的座位等。
当前,包括宠物托运在内的宠物出行市场不断扩容。《2025中国宠物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宠物出行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320亿元,且每年复合增长率约在10。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乱象,比如擅自变更托运方式以降低成本、托运过程中管理疏漏导致宠物逃脱、恶劣的环境条件造成宠物死亡等。
黄启瑞介绍说,目前,国内尚未有专门针对活动
中国畜牧业协会宠物产业分会秘书长周春华建议,宠物友好出行的政策值得期待,需要相关部门做深入研究,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加强宠物出行规范化管理和相关标准建设,在宠物出行安全性、公共卫生、宠物友好规范、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有效规范和指引。